★一、设计要求 ★1.动物室内的环境设计必须能符合《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》GB14925-2010要求,满足有关洁净室及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技术标准规范。送入屏障环境的空气需经过初效、中效、高效过滤,洁净度达到7级。各屏障环境内换气次数按≥18次/小时设计,普通环境区按照10次/小时设计。除房间送风必须满足以上要求外,还应考虑不同洁净区域之间的压差控制导致的风量损失,考虑在系统总的送风量上预留10%以上的余量。 ★2.根据附件平面布局图,结合动物室目前布局,及招标方的要求,对动物室进行细化二次设计,必要时可到现场实际勘测与沟通,确保完全理解招标方的意图 ★3.设备及风管道布局应按流程要求,做到布置合理、紧凑,有利实现对环境控制和操作,并能保证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。 ★4.人流、物流经过净化后进入洁净区域,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强变化相交接处,设有缓冲设置,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,应设有相应的压差监测表。 ★5.不同洁净级别的更衣室之间应设置门互锁 ★6.洁净室(区)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、无裂缝、接口严密、无颗粒物脱落,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,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,以减少灰尘和微生物积聚和便于清洁。 ★7.洁净室(区)内各种设备、管道、灯具、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,在设计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。 ★8.门窗要求平整光滑,选用耐清洗消毒、不易产尘材料,其结构设计应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地方。门底要求配置可升降密封胶条。 ★9.空调分区按二次设计为准。 ★10.屏障内的送、回、排风口设计合理,使室内达到良好的气流组织形态 ★11.各房间工作区的照度应≥200LX,动物照度:小鼠15~20LX,兔100~200LX ★12.外墙排风百叶窗设置要求高度一致,间距合理,美观,排风口应设有防空气倒流装置。 ★二、温湿度要求 1.温度20°C~26°C ,相对湿度40%~70% 2.设备具有防冻开关,防止温度过低损伤机组 ★三、控制要求 1.该系统配有自动控制单元,可实现温度、湿度等的自动控制,满足使用点的需求。 2.风机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以满足工作工况调节风量的要求。风量必须保证净化要求并保证房间的静压差、温度、相对湿度、换气次数等达到要求。 3.洁净室相对普通区静压差≥12Pa,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静压差应≥12Pa。房间压差控制应保证产尘产湿房间的气流不能进入相对洁净的房间。人流物流入口保持负压保证无粉尘外泄。空调系统自净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0min。 4.关键房间之间应有压差指示装置,压差指示装置采用指针式压差计。 5.报警设置需要有:温湿度超限报警,风机故障报警,防冻报警、初中效压差报警等 ★四、净化装修系统要求 1.确保完全符合《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》GB14925-2010及相关国家、行业规范的要求。 2.用于洁净室的组件和材料应该能够耐酸耐碱耐酒精等有机溶剂、不脱落颗粒。施工时并提供材料证明(材质、厚度、规格、连接方式、测试报告等)和合格证。 3.仪器仪表的出厂校验由投标方负责,施工时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校准报告(甲供除外)。 4.各种材料厚度均为国家标准的实际厚度。 5.当净化空调开启后,静态状态下所有洁净室内的噪声均小于60dB(A)。 6.投标方应提供主要安装材料的详细资料,包括安装结构图、说明书、材质、主要性能参数、生产厂家等。 7.地面、彩钢板防护采用木质三合板防护,施工中的主要人流、物流通道应采用石膏板防护,由投标方负责采购并安装防护。彩钢立板需采用5mm厚塑料蜂窝板防护 8.风管不得在施工现场制作,应由投标方在厂家制作完成后发货至施工现场安装。 9.风管制作及清洗不可在施工现场进行,制作场地由投标方自行解决。 ★五、彩钢板吊顶、隔墙 1.所有的立板、包柱、回风夹墙均采用50mm厚机制岩棉复合板,钢板为宝钢彩涂镀铝锌钢板,钢板厚度0.5mm(不包含表面烤漆涂层),不吸尘产尘,耐腐蚀易清洁。所有彩钢板耐火极限≥1h。 2.所有顶板采用50mm厚手工单玻镁岩棉复合板,钢板为宝钢彩涂镀铝锌钢板,钢板厚度0.5mm(不包含表面烤漆涂层),表面烤漆(PE)。可承受向上大于150Pa的风压,并可满足荷载200 kg/㎡的要求。 3.所有立板均为双面彩色钢板,双面覆塑料保护模。(颜色白色) 4.所有阴阳角用圆弧过度,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,厚度不小于1mm;圆角接头采用铝合金压铸件,板缝缝隙要均匀一致,板缝理论宽度为2-3mm。 5.墙面与吊顶、墙面与地面之间拐角用光滑大圆弧连接,并用硅胶密封。墙面与门框、墙板与窗户要平滑连接,没有凹凸及清洁死角。 6.彩钢板的圆弧角、三维角、接头等装饰铝型材均采用与彩钢板颜色一致的喷涂产品。 7.所有彩钢板壁板、顶板上的风口、灯孔等开孔处采用槽铝密封封口。 8.彩钢板选用国标产品 ★六、门、窗、传递窗、安全门 1.门: 1)洁净区门均为平开门,采用洁净彩钢板门,门表面应光洁,易清洁。 2)门周边采用硅胶密封条,保证良好的密封。 3)门上设观察窗:双面为5mm钢化玻璃,玻璃表面与门板双面平齐,边框处黑色硅胶密封,密封胶要求均匀一致,玻璃满足强度要求,四周圆角处理,玻璃中间有吸湿剂。 4)门锁采用优质不锈钢门锁,门锁把手必须足够长,投标时供方需提供具体型号的图片,满足洁净室使用要求,开关灵活。 5)每扇门采用3个卫生型门铰链,要求平整光滑,不积尘,易清洁。 6)为保证减少房间的风量损失,门必须安装密封条,门下配可自动升降地刷。 2.观察窗: 1)采用单层玻璃窗,单面钢化玻璃,玻璃厚度5mm,四周圆角处理。 2)玻璃表面与墙面齐平,平滑连接,无死角。 3)除图纸有特殊要求外,其余玻璃窗规格950×950mm。 3.安全门: 1)安全门采用密封玻璃门,采用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6mm,玻璃表面与彩钢板面平齐(窗四周圆弧角过渡),与彩钢板隔墙圆弧连接,落地高≤50mm。 2)窗框材质:铝合金型材,表面阳极氧化,厚1.2mm。 3)安全门上有明显标识,旁边挂有安全锤。并配有安全指示牌 ★七、门互锁要求 1.洁净门门互锁,且每个互锁门一侧墙面上安装控制面板可显示门互锁的状态,并具备声光报警功能。 ★八、电气要求 1.室内照明箱、插座箱: 1)由投标方提供,采用不锈钢箱体、面板。 2)照明箱、接线盒及插座箱满足防爆区使用要求,照明箱、插座箱使用的不锈钢板必须为优质304材质,手按压后不会在上面留有手印。防爆等级Eex dIIB T4;防护等级:IP65。 2.电缆(包括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)采用阻燃电缆,电线管采用镀锌管,由投标方提供。 ★九、压差显示装置 1.压差显示装置: 1)本项目共设计有套指针式压差计,具体位置由图纸决定。 2)房间压差表采用量程为0~60 Pa; 3)数显式压差计的位置及数量按投标方自控系统二次设计图纸布置。 ★十、墙角与地面处理 1.墙面与吊顶之间拐角处采用铝合金圆弧角连接,圆弧铝与彩钢板连接处不得有台阶。 2.圆弧半径50mm~60 mm。马槽及圆弧与地面连接处均采用硅胶密封,保证密闭无泄漏。 3.墙面与吊顶(加马槽封口)、墙面之间的连接的缝隙不超过2mm,在圆弧连接制作之前需用硅胶密封。 ★十一、地面 1.地面整体无缝,并与地面一体化,PVC或环氧自流平铺至墙面50mm处(包括与土建墙接触位置),与墙板平齐。不同洁净级别用不同颜色区分。 ★十二、空调设备安装要求 1.空调选用国标产品 2.机组为全新风机组。自带冷热源。 十三、通风系统要求 1.风管施工要求: 1)风管连接法兰不可在施工现场制作,应由投标方在厂家制作完成后发货至施工现场安装。 2)风管制作及清洗不可在施工现场进行,需在厂家制做完成并清洗晾干后密封运至施工现场。 3)所有风管安装前,先采用中性洗涤剂擦洗,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白绸布擦干。洁净室与净化系统施工结束后需对室内外、地面、技术夹层进行擦拭,要求无污渍和灰尘,并做好清洁记录。 4)各风管现场组装后要做好防尘保护,各敞口处必须使用干净透明的塑料布封闭。 2.风管: 1) 风管采用镀锌钢板,风管材料厚度、结构样式符合《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0243-2002要求。 2) 镀锌板采用国标产品 3) 风管采用角钢法兰形式,由优质镀锌钢板机制加工而成,风管接缝处打胶密封或用密封条密封。 4) 风管管径应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总风管风速小于8m/s,无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风速小于6m/s,有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风速小于5m/s。 5) 新制做的回风管都要延伸到回风口位置 6) 所有新制作风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漏光检测,并出具相应记录。 7) 主风管上应该有消声措施。 8)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、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,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,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.6mm。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,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。 3.风阀: 1)一般调节风阀选用具有锁闭功能的蜗轮蜗杆对开式多叶调节风阀;高效送风口带配套调节阀。 2)各调节阀选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,密闭良好,开关灵活,满足规范要求(特别是防火阀),并有开关及开度指示。 3)风阀,钢板厚度1.8mm,调节叶片厚度1.5mm。 4.防火阀: 风管穿越楼板或防火分区时需安装防火阀,防火阀采用可熔断形式,在温度超过70℃时会自动关闭。防火阀并与风机连锁(阀门关闭,风机停止),可由消防系统控制阀门关闭,手动复位,防火阀耐火极限应大于4小时。 5.送风口: 有洁净要求的房间设置高效过滤器,过滤器底面有散流板,扩散板应与吊顶板平齐安装。无洁净要求的房间设置带调节阀的方型散流器,散流器采用铝制喷涂产品。 6.高效过滤器: 1)散流板的安装需根据顶棚彩钢板情况,保持美观效果。 2)高效过滤器采用双面密封高效(密封材料采用一次性发泡成型,无接头),过滤效率大于99.99%,与现有静压箱配套。 3)需要在图纸上标明高效过滤器的编号和位置。 4)过滤器必须保证通过完整性测试。扫描时距离滤器表面15~30cm,泄漏率应低于0.01%。 7.回风及排风: 1)所有回、排风口离地150mm,力求均匀分布,保证房间气流组织良好。 2)回、排风管要延伸到回风口位置。 3)回风口、排风口采用可开式带初效过滤网回风口,为铝制喷涂产品,其测试应能确保其面风速不超过2m/s。 4)回风口、排风口附带初效过滤网和手动调节阀门,格栅采用竖直方式便于打开进行清洁和更换初效过滤网。 8.所有风管除排烟管道外(包括新风管、送风管、回风管、排风管)和高效过滤器静压箱都需要保温,采用25mm 厚B级橡塑海绵进行保温。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做保温。 参考标准 《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检测》GB14925-2010 《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标准》GB50447-2008 《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》GBT 25916 - 2010 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 GB50073-2013 《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》 GB 50591-2010 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 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304-2012 《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185-2010 《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》GB50617-2010 |